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于无声处听惊雷全诗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赏析

2022-12-17 天奇生活 【 字体:

  全诗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声处听惊雷”出自现代文学家鲁迅所作的《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作者通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抗战胜利的向往之情。

于无声处听惊雷全诗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翻译

  黎民百姓们像黑瘦的囚徒,流离失所于荒野,哪还敢有慷慨悲歌,引发动地的哀声。

  我心里想的事很多、很远,连通着广大国土上的人民,从表面沉寂中,听到革命春雷的萌动。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注释

  万家:指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墨面:即面容憔悴瘦黑,气色晦暗。没(mò):沉没。蒿莱(hāo lái):泛指野草。

  敢:岂敢之省语。

  浩茫:广大之状,指想得广远。广宇:广大地域。

  无声:由于心事连着广阔的天地之间,故能从无声中听到人民革命的怒吼声。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赏析

  首句“万家墨面没蒿莱”,用悲愤感人的笔触,描写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国民党的统治和日本的侵略,使无数城乡化为废墟,千家万户流离失所。

“万家”言受害者之多,“墨面”状悲苦的形象;“蒿莱”形容破败荒凉的社会环境。一个“没”字,融形象与环境为一体,活画出广大人民饥寒交迫,蓬头垢面,辗转荒野,出没蔓草之中的悲惨生活画面。诗人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渗透于字里行间。

  “敢有歌吟动地哀”,深入一层写人民精神上的哀痛和怨愤。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吟之声发。”人民受深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必然要唱出震天动地的哀歌。

但在那样的年代,却因横遭当局压抑而钳口结舌,哑了声音。一个“敢”字领出全句,又以反诘的语气抑住下文,把人民这种欲吐不能,只有把仇恨积压在心底的愤激感情,表达得十分含蓄,深沉,有力。这悲愤的诗句,燃烧着被压迫人民对反动派的深仇大恨。

  前两句诗,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勾画出一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灾难深重而又默默无言的旧中国的悲凉图景,揭示了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者的尖锐矛盾,为全诗高潮的涌起作了铺垫。

  诗的第三句“心事浩茫连广宇”,笔锋一转,从状写社会现实转入直抒胸怀。诗人“心事”万千,思连“广宇”,充分显示他和人民心心相印,同革命息息相通的博大胸襟;也包含着他对时局发展和革命形势的探索,对中国革命前途的殷切期待。

  结句“于无声处听惊雷”,激情奔涌,雄健有力。诗人对时局发展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响亮回答。“无声”与“惊雷”,辩证地写出局势的对立统一。

“无声”是表面的沉默,它准确地概括了局势的一个方面——压迫越来越深,黑暗越来越浓,但郁结着人民仇恨的沉默,如同地下奔突的地火,终究要爆发出来。

“惊雷”象征人民革命的风暴,抗击日本侵略的怒吼,它形象地揭示了局势的另一方面——“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

于无声处听惊雷全诗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创作背景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鲁迅写这首诗时,国民党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已经进行半年多。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作者介绍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于无声处听惊雷全诗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赏析

于无声处听惊雷全诗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赏析
全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声处听惊雷”出自现代文学家鲁迅所作的《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作者通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抗战胜利的向往之情。

《塞上听吹笛》赏析

《塞上听吹笛》赏析
《塞上听吹笛》赏析: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全诗表达了作者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观海听涛的出处与含义是什么意思 观海听涛的意思是啥

观海听涛的出处与含义是什么意思	 观海听涛的意思是啥
观海听涛的出处,是出自于奥巴马上任不久的一次访华,袁伟将军为奥巴马写的书法,袁伟将军介绍说,当时写下“观海听涛”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奥巴马总统在面临当时不平静的局面有一颗平静的心;“观海听涛”,意在希望奥巴马在任期间可以拥有平静的心态,简单,淳朴、成功以后,置身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里 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出自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里 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出自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不符合礼法的不要去看,不符合礼法的不要去听,不符合礼法的不要去说。原文为:“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是什么诗 《梅花》翻译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是什么诗 《梅花》翻译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是一首咏物诗,此诗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人。全诗语言朴素,看似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下一句 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下一句是什么

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下一句 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下一句是什么
“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的下一句是:“紫电 玄真火焰九天悬剑惊天变”。《惊雷》系列分为三个系列,其中包括《惊雷》《惊雷2玄月》《惊雷3骄阳》 ,均由歌手MC井宁(井宁吖)演唱,被众人模仿,歌曲《惊雷》已QQ音乐发布官方MV!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