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薛谭学讴文言文启示 薛谭学讴文言文的启示

2020-05-25 天奇生活 【 字体:

  《薛谭学讴》的启示: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学无止境的道理,不要因为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对于学问,我们应该虚心求教,持之以恒地学习,如此才可以接近真正的学问;浅尝辄止的学习无法成就真正的学问与知识。

cb9eded6d8216c7f.jpg

  《薛谭学讴》的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93642b5f2c38311f.jpg

  《薛谭学讴》的译文

  薛谭跟着秦青学习唱歌,但是还没完全学会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声歌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量止住了流动的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至死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薛谭学讴文言文启示 薛谭学讴文言文的启示

薛谭学讴文言文启示 薛谭学讴文言文的启示
《薛谭学讴》的启示: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学无止境的道理,不要因为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对于学问,我们应该虚心求教,持之以恒地学习,如此才可以接近真正的学问;浅尝辄止的学习无法成就真正的学问。

薛谭学讴的启示和道理 薛谭学讴的寓意

薛谭学讴的启示和道理 薛谭学讴的寓意
《薛谭学讴》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学习不能骄傲自满,要虚心求教,不断前进。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任何技艺都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如果仅仅是浅尝辄止,就中途放弃,那永远也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的启示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的启示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薛谭于是就向秦青道歉,并且请求秦青让自己回来继续学习。从这之后,薛谭再也不敢说要回家了。薛谭学讴,出自古籍《列子·汤问》。薛谭找秦青学的是唱歌,自以为学完了,所以跟秦青辞行回家了。这件事秦青并没有出言阻止,甚至还高歌为薛谭践行。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翻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翻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是: 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继续回来学习,他至死也不敢说要回去了。“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出自《薛谭学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不要取得微小的成绩后就骄傲自满。

常羊学射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常羊学射文言文的翻译及道理

常羊学射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常羊学射文言文的翻译及道理
常羊学射文言文翻译:常羊跟(向)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知道)射箭的方法吗?楚王在云梦打猎,让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跑了出来,鹿在楚王的左边出现,麋鹿从楚王的右边跑出。道理:1、就一个人来说,在纷繁的世界里,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才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2、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都做不成。

学弈文言文翻译作者是谁 学弈文言文的翻译作者是谁

学弈文言文翻译作者是谁 学弈文言文的翻译作者是谁
翻译: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弈秋教导两个徒弟下棋,其中一人十分认真,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来,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高。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学弈》的作者是孟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