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画扇文言文翻译 苏东坡画扇的文言文翻译
2022-09-22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东坡画扇》的翻译为: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拖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
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
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整个杭州郡的人都称赞感叹(这件事),甚至有感动得流泪的人。
《东坡画扇》原文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
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随意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
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东坡画扇》注释
先生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
陈诉:告状。
负:拖欠
偿:偿还
某:我。
适:适值,恰好碰上。
而:却
不售:卖不出去。
姑:姑且,暂且。
发市:开张。谓做生意来了顾客。
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就用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草圣:草书。
逾:走出。
好事者:喜欢某种事业的人。
去:离开。
尽:全部
逋(bū):拖欠。
嗟(jiē):慨叹,叹息。
业:职业
《东坡画扇》赏析
《苏东坡画扇》中主要写了苏东坡利用自己的书画才能帮助被告还清了债,完美地结了一件经济纠纷的案子。苏东坡结案的方法别具一格:被告因为天气原因,制了扇卖不出去才无力还债,苏东坡就现场为被告的房子题词画面,结果人们抢着高价购买,一场官司就这么简单而完美地解决了。试想,如果苏东坡的书画水平一般,谁肯花这大价钱来买扇子呢?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除了有高尚的德行,还需要有不凡的能力,并把这能力用在该用的地方,为民造福。
苏东坡在制扇人的扇面上题词作画,客观上达到了画龙点睛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使因故欠钱未还的制扇人,售扇而还清欠款。虽举手子劳,但东坡的爱民之心,为官格调之高展现于世人面前。
该篇文章启示我们要善于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东坡画扇》出处
东坡画扇,出自南宋何薳(yuǎn)的《春渚纪闻》。讲述的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为制扇匠人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使扇子很快卖出,解决了制扇人的欠债故事,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关心,后用来比喻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
《东坡画扇》作者简介
何薳(1077-1145):字子楚,一字子远,晚号韩青老农,浦城(今属福建)人。何去非之子。
其父何去非,曾由苏东坡推荐为官。宋高宗绍兴十五年卒,年六十九。著有《春渚纪闻》。事见《东牟集·卷一四·隐士何君墓志铭》、[清]嘉庆《浦城县志·卷二三》。
苏东坡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苏东坡画扇文言文翻译 苏东坡画扇的文言文翻译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东坡肉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东坡肉的由来


苏东坡的不随体现在哪些方面 苏东坡的不随


何事秋风悲画扇翻译 何事秋风悲画扇赏析


悲画扇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悲画扇的诗句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