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最早什么时期出现 端午吃粽子是纪念谁的
2022-07-14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根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主要是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这就是粽子最早的原型。东汉末年,黍米用草木灰水浸泡,然后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也是我国最早的粽子之一,一直流传到现代。
晋代时期,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个时候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会添加一些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在糯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并且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使得粽子文化逐渐成熟起来。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几乎跟现在粽子没有什么区别。粽子也是经过朝代更替逐渐演变而来的,发展成为今天,粽子主要有两种口味,一种咸的,一种是甜的,形状主要是三角形。
端午吃粽子是纪念谁的
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用粽叶包好米饭,做成一个个的粽子,然后投到江中喂给鱼虾吃,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屈原的身体不受到伤害。
粽子是什么米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粽子最早什么时期出现 端午吃粽子是纪念谁的


粽子最早叫什么 粽子最早叫什么名字


世界上最大的蚯蚓最早是在哪发现的 世界上最大的蚯蚓在哪被发现的


粽子最早是用什么做的 粽子最早叫什么名字


铁农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铁农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有什么作用


丝袜最早时期是给什么人穿的 丝袜早时期是给什么人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