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的习俗
2022-08-19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是中国传统节日,俗称七月半、祭祖节,佛教称盂兰盆节。中元节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和相关时祭,七月是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此时很多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中元节原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称为“中元节”是源于东汉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中元节的习俗
1、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因各地习俗略有差异,因此过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过节时间上也会有差别。
2、烧纸
中元节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3、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4、放河灯
中元节有放河灯的习俗,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中元节的意义
中元节具有双重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二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半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7月15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阴历7月15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7月15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7月15中元节的意思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中元节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的鬼会来家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