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习俗活动

2022-09-16 天奇生活 【 字体:

  重阳节的意义在于敬老、团圆。重阳节在每年的九月初九,在古代,九是非常尊贵的数字,它和“久”同音,表达了人们希望生命长久、长寿的美好愿望,而在现代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倡导人们敬老、爱老。“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习俗活动

  1、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2、饮菊花酒: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3、佩戴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4、簪菊花: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5、吃重阳糕: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介绍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重阳节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2025-03-21
18.1万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万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2025-03-20
13.3万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2025-03-20
18.4万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2025-03-19
14.7万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2025-03-19
10.6万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2025-03-18
10.1万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2025-03-18
7.4万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2025-03-17
10.6万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2025-03-17
16.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
重阳节的意义在于敬老、团圆。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西汉时候人们就开始在此时设宴求寿。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这可以说是重阳节在新时代中国的新表现形式,将重阳节的意义,从先人转向了今人,从历史转到了当下。重阳节有敬祖、敬老、感恩的意思。

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习俗活动

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习俗活动
重阳节的意义在于敬老、团圆。重阳节在每年的九月初九,在古代,九是非常尊贵的数字,它和“久”同音,表达了人们希望生命长久、长寿的美好愿望,而在现代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倡导人们敬老、爱老。“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的风俗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的风俗
重阳节的意义是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源于《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第二种说法是先秦之前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际祭天帝、祭祖的活动。第3种说法是起源于祭祀仪式,因为我国南方地区在重阳节仍然有重阳祭灶的习俗。重阳节的风俗有很多,比如晒秋、放纸鸢、登高、赏菊花、佩戴茱萸等。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的真正含义 重阳节有几种叫法

重阳节的真正含义 重阳节有几种叫法
重阳节的真正含义是敬老、祭祖。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而现在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重阳节的习俗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重阳节的习俗
来历: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而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重阳节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