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意味着什么
2023-03-03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惊蛰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那么惊蛰节气意味着什么?惊蛰的物候特点?惊蛰习俗有哪些?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惊蛰节气意味着什么
惊蛰节气意味着动物纷纷苏醒过来。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惊蛰的物候特点
惊蛰的物候特点:春雷乍动、雨水增多。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惊蛰习俗有哪些
1、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2、打小人
香港、澳门一向有“打小人”的习俗。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
3、祭白虎化解是非
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惊蛰节气意味着什么


谷雨以后是什么节气 有什么特点


芒种节气意味着什么 芒种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立冬之后是什么节气 立冬之后的节气是什么


霜降节气之后是什么节气 霜降节气的含义


夏至后是什么节气 夏至是第几个节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