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 芒种的意思
2023-05-25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二十四节气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芒种是不同于其他季节的一个节气,芒种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那么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芒种是什么意思?跟着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
1、送花神
在农历芒种13日,人们要举行盛大的送花神仪式,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期待着花神能够保佑植物顺利丰收。
2、嫁树
在芒种节气当天,农村的人们要举行“嫁树”的习俗,把果树上的花朵摇落在地,然后朝着树神祈祷,希望能够得到神的保佑。
3、煮梅
在芒种节气期间,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而梅子味道酸涩,不易入口。因此,人们会煮梅来除去梅子的酸涩味道,让它更加美味可口。
4、打泥巴仗
在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在芒种节气前后要举办传统的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5、挂艾草
在农历五月,天气越来越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故五月有“百毒之月”之称。古时门楣悬艾草,为的是驱赶蚊虫。
6、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芒种的意思
“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芒种”之名含义就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芒种”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两汉时期的著作《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通纬·孝经援神契》中说:“小满后十五日,斗指巳,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芒种是“有芒的稻谷类作物可以播种”的意思。
清代学者陈三谟的《岁序总考》也解释道:“芒,草端也;种,稼种也;言有芒之谷此时皆可稼种,故谓之芒种,乃五月之节气也!”意思是说,芒是草顶端的针状物,种,播种的意思;芒种即是有芒的谷物这个时候都可以播种了。水稻种植一般是在以水田为主的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对于北方地区而言,“芒种”是麦子成熟的时节,因此亦有对“芒种”的含义解释为“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增添了麦子收获,既涉及南方的水稻播种,也涉及北方的麦子收获。
以上就是天奇小编关于“芒种的寓意和象征,芒种的气候特点”的分享,谢谢阅读。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 芒种的意思


芒种节气的作用 芒种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芒种节气的风俗饮食 芒种节气有哪些讲究


芒种节气的风俗 芒种节气的风俗有哪些


处暑的传统习俗 处暑的习俗是什么


处暑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处暑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