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一般吃什么
2023-06-09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夏至日,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达到年度最北极点,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夏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事节期之一,具有丰收、庆祝等寓意。那么,今年夏至是哪一天?夏至一般吃什么?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夏至是哪一天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有在夏至祭神祀祖的习俗。此外,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夏至一般吃什么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有什么特点
1、气温降水: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2、“立竿无影”:在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奇景。“立竿无影”现象只有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才有,一年中都有两次太阳垂直射向地面的时刻。目前中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
3、对流天气: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4、雷阵雨天:夏至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一些地区或会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5、江淮梅雨: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6、高温桑拿: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夏至,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之后天气越来越热。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以上就是关于“今年夏至是哪一天?夏至一般吃什么”的相关内容,感谢阅读。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今年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一般吃什么


世界读书日是哪一天 什么时候是读书日


入伏是哪一天开始2023 每年入伏时间是固定的嘛


寒食节是哪一天 寒食节的由来简介


六月份端午节是哪一天 端午节相关谚语


清明不过社是哪一天 清明不过社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