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
2023-06-12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夏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酷暑的到来,也是夏季的开始,因此,人们常常把夏至作为享受阳光、休息和游泳的好时机,同时也有很多民俗,那么夏至的民俗活动有哪些?跟着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夏至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1、食面:夏至这天,民间有吃面的习俗,俗称“过水面”。
2、食狗肉:夏至这天,一些地方还流传吃狗肉的习俗。
3、食“麦粽”与“夏至饼”:夏至日,江南一带家家户户有食“麦粽”与“夏至饼”的习俗。
4、扇与粉脂:夏至日,妇女们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借以生风,涂抹粉脂,预防生痱子。
5、消夏避伏:夏至日,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6、祭祀祖先: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
1、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2、夏至象征着一切事物的生长都很茂盛。
3、夏至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
夏至的气候变化
夏至节气的气候特点包括暴雨、梅雨天气、高温、潮湿等。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在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奇景。
此外,夏至的气温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以上就是天奇小编关于“夏至的民俗活动有哪些”的相关分享,谢谢阅读!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夏至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


夏至的民俗农事有哪些风俗 夏至的风俗有哪些


小暑节气的民俗 如何理解小暑节气


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的风俗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


王羲之的作品有哪些? 王羲之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