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在什么时候 三伏天的由来
2023-06-13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伏天是夏季中最热的时期,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个时期,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容易感到闷热、疲惫和烦躁,在伏天,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那么三伏天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跟着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三伏天一般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期。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在三伏天期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因此公众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三伏天的由来
1、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德公(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开始置初伏,用来明确夏季的开始,并定为农历六月上旬的固定日期。
2、《汉书·郊祀志注》中提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意思是农历正月的“蛰伏”之意,后将一年中太阳最偏南的一天称为“伏日”。
3、三伏天是依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明确的。每一年小暑之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含有“庚”字的生活)为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未伏,合起来称之为三伏。
三伏天的禁忌有哪些
1、忌暴晒。强烈的阳光会损伤皮肤,故需要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
2、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流失,故在高温天气下应多补充水分。
3、忌贪凉。指的是在饮食和穿衣方面,应少吃冰冷的食物和少穿露脐装、露背装等衣物,以免损伤身体。
4、忌久坐。久坐会使得血液循环变慢,人体会出现疲惫乏力的情况,故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应起身活动。
5、忌不开窗通风。室内长期不开窗通风会导致室内空气变得浑浊,故建议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应在15分钟左右。
6、忌过度依赖空调。长时间使用空调会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使人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使用空调时室温不要过低,不要直吹冷风,并且应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7、忌熬夜。熬夜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故建议应保持充足的睡眠。
8、忌吃得过于清淡。夏天气温高,饮食中应少量食清淡的食物,但是也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尤其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9、忌大量喝水。高温天气下,人体会流失大量水分,故应多喝水来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以免引起水中毒。
10、忌不涂防晒霜。即使是在阴天或室内,也需要涂防晒霜,因为紫外线仍然会伤害皮肤。
11、忌用冷水洗澡。冷水洗澡容易导致寒气入体,引发感冒等病症,建议使用温水洗澡。
以上就是天奇小编关于“三伏天是什么时候”的相关分享,谢谢阅读!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三伏天是在什么时候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的来历


改恭州为重庆是在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把改恭州为重庆


教师节是在什么时候 教师节的起源


芒种和夏至是在什么时候 芒种和夏至是几月几日


2000年夏季奥运会是在哪个城市举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