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不能说快乐的原因 端午节的寓意
2023-06-14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随着时代的变迁,端午节已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传统,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么,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端午节有什么寓意?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不能说快乐的原因
民间说法,因为端午节是许多亡灵的纪念日,包括屈原,伍子胥等,他们都是在这一天死去的,如果在这样的日子里还互相祝快乐有点不合时宜。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开始是人们去除疾病,防止疫病的节日但是这一天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了。因为秦国攻破了楚国屈原忧国忧民,对前途感到非常的渺茫,他虽然有抱国的心,但是却没有能力去报效祖国,只能用死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所以这一天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
为了纪念爱国亡灵的日子,如果用快乐这样的词语,就显得非常轻视他们,而且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所以民间一般不用“快乐”,而用“安康”这样的词语。
端午节的寓意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敬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1、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之一。相传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这便是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赛龙舟以纪念之。
2、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黏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最早的粽子是“筒粽”,至于后来人们用芦叶包粽子,传说是由于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叫区曲(或谓欧回)的人梦遇一个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它用芦苇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蛟龙是怕芦叶和五彩丝的。”自此以后,便有了角黍。
3、悬钟馗像:钟馗的作用类似于门神,其画像常被用于驱鬼避邪据说,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日:“臣姓钟名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3、挂艾叶葛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把蒿蒲、艾叶挂在门边以避邪驱瘴。据说用葛蒲做剑,插于门帽有驱魔祛鬼之神效。“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葛蒲剑,瘟神归地府”。
4、饮雄黄酒: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故端午节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饮雄黄酒的习俗,至于儿童,长辈则将雄黄酒涂于其脸上或身上以驱虫除秽。事实上,雄黄是一种有毒矿物质,外用可以消毒杀菌,但如果直接饮用则容易致癌,不宜提倡。
5、佩香查:端午节小孩佩香委,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寨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不能说快乐的原因是什么?端午节有什么寓意”的相关内容,感谢阅读。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端午节不能说快乐的原因 端午节的寓意


为什么不能说端午节快乐 不能说端午节快乐的原因


0不能做除数的原因 0能做被除数吗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的意思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的意思


不能发生爆炸的粉尘是什么 什么粉尘不能发生爆炸


以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意思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