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戴香囊的来源是什么 什么是端午节戴的香囊
2023-06-20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传统的端午节有许多神话和传说,其中最流行的是关于屈原的故事。端午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载体。那么,端午节戴香囊的来源是什么?什么是端午节戴的香囊?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戴香囊的来源
佩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习俗活动围绕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端午百草都是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熏艾叶、佩香囊等习俗,中草药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端午节戴的香囊含义
所谓香囊,就是将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雄黄、冰片、樟脑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外包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端午节有什么相关诗词
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3、《六幺令·天中节》宋·苏轼: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4、《端午三首·其三》宋代·赵蕃: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5、《端午即事》南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6、《己酉端午》元·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7、《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8、《午日观竞渡》明代·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9、《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0、《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戴香囊的来源是什么?什么是端午节戴的香囊”的相关内容,感谢阅读。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端午节戴香囊的来源是什么 什么是端午节戴的香囊


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是什么 端午节的来历


什么的拼音是什么 什么的拼音怎么读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多少差是多少


敲成玉馨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的意思是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的意思


端午节赛龙舟的寓意 端午节赛龙舟来源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