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名字的由来 猴痘病毒的特点
2023-07-15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猴痘,这个名字看似奇怪,其实有着实际的来源。这个疾病的名字与它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史上看,猴痘这个疾病的命名并非偶然。虽然这种疾病并非由猴子传播,但猴子的名字却成为了这种疾病的代名词。本文将深入了解一下猴痘这个名字的由来。一起来看看吧!
猴痘名字的由来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传染性疾病。之所以叫“猴痘”,是因为最先从猴子身上发现了这种病毒。“猴痘”的名字虽然有“猴”字,但其真正来源并非猴,而是啮齿类动物。
猴痘病毒于1958年首次发现,人类感染猴痘的首个病例是1970年刚果的一名9个月男婴,此后大多数猴痘病例发生在刚果、中非和西非,并且逐渐增多。
猴痘病毒的特点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引起,能够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在人类之间也可以进行二次传播。其动物宿主包括一系列啮齿动物,如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猴痘病毒是一种包膜双链DNA病毒,呈长方形,可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培养生长,导致细胞病变,属痘病毒科的正痘病毒属,抵抗乙醚,对干燥有较强抵抗力,但易被氯仿、甲醇和福尔马林灭活。56°C加热30分钟,也易使其灭活。
猴痘病毒共有两个不同的遗传进化分支——中非分支和西非分支。其中,西非分支病死率约为3.6%;中非分支历史上引起的疾病更严重,病死率约为10.6%,并被认为更具传染性。自1980年消灭天花以及随后人类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猴痘已成为公共卫生中最重要的正痘病毒。
猴痘病毒感染主要分为几个时期
猴痘病毒感染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1、侵袭期(持续0-5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酸痛和虚弱;
2、皮肤发疹期,通常在发烧后1-3天内开始出现皮疹,集中于面部和四肢。影响面部(95%)、手掌和脚底(75%)、口腔粘膜(70%)、生殖器(30%)和结膜(20%)。皮疹从斑块依次演变为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后脱落。发生病变的位置从几个到几千个不等,严重时病变位置会合并导致大块皮肤脱落。这些皮疹通常非常疼痛。出现皮疹时,患者具有传染性。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猴痘名字的由来 猴痘病毒的特点


猴痘病毒的传播途径 猴痘病毒如何预防


小暑节气名字的由来 小暑节气有哪些习俗


猴痘为什么称为猴痘 猴痘的病因是什么


猴痘病毒检测标准 猴痘病毒的症状和危害


猴痘感染人群 猴痘靠什么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