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的来历和传说 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2023-08-08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火把节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通过火把节,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了解传统的祭祀仪式和习俗。那么,火把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下面将由天奇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火把节的来历和传说
1、拉祜族: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2、纳西族: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男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男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男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3、白族:在白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1、对火崇拜:彝族火把节的起源,追溯其根源就是来自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
2、地理环境:彝族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两岸的凉山、乌蒙山、哀牢山等高寒山区,对火的依赖比其他民族更强。火是人们照明取暖熟化食物的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在生产上,用火将埋藏在地中的树枝树叶堆引燃,使其燃烧,使土地肥沃。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火,由于彝族人民对火的依赖性强,在意识形态上,火对彝族的影响也就更大些。
3、宗教:每次的原始宗教活动都是以在屋内或门外燃火堆,借以呼唤火神为开始。火在彝族原始宗教活动意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致通常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处显示出敬火的意识。
4、生活习俗:彝族每家在进人新房前都须先烧红一块石头,再摘一些苦蒿苗装进瓜瓢里,放进少许水,把烧红的石头丢进瓢中,再围绕屋内四角以示驱祛所有污秽,然后主人才全部进入屋内。凉山彝族谚语说“所吃的都要见火”般从屋外拿回家的畜肉或兽肉,进屋前都必须在门外燃小堆火,将拿回的畜兽肉在火上熏后才能进屋,以示驱秽。新媳妇进屋前也在门口燃小堆火使其从上面跨过才能进屋,也是以示驱秽。
火把节的传承人物
传承人物普顺发,男,彝族,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项目名称:火把节(彝族火把节),序号:04-1958,申报地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总之,火把节是一个热烈而独特的节日,它展示了人们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也传递着人们对祈福和希望的美好愿望。在火把的光芒下,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充满火热的激情和幸福的光辉。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火把节的来历和传说 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 重阳节的传说


火把节的由来和传说 彝族的火把节来历


虎年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虎的由来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 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


堆和栈的区别 堆和栈有什么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