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七夕的别称有哪些 七夕节节日名称的来源

2023-08-10 天奇生活 【 字体:

  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七月七日)庆祝。这个节日源自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在七夕节这天,人们会庆祝和纪念这个传说,表达爱情和浪漫。那么,七夕的别称有哪些?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的别称有哪些

  七夕节的别称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节日名称的来源

  1、七夕:七月七,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称“夕”),故称为“七夕”。

  2、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3、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4、乞巧节:得名于“七姐诞”的“乞巧”习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故又称“乞巧节”。民间相传,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女子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

  5、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女子们专属节日。女孩子们在这个晚上,除了向织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过去,婚姻是决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痴情女子会在七夕当晚,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

  6、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庆祝主体是华人,七夕有个别称叫做“牛公牛婆日”。

  7、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道德腊:道教《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日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

  8、中国情人节: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因被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非常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的别称有哪些

  七夕节的历史发展

  在文字资料上关于七夕的风俗记载最早见于东晋时期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到了唐代,宫中甚至还要做七夕这天设专门的“乞巧楼”,嫔妃、女子在月光下,以五色线穿九孔针乞巧。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综上所述,七夕节的又称为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2025-03-21
18.1万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万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2025-03-20
13.3万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2025-03-20
18.4万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2025-03-19
14.7万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2025-03-19
10.6万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2025-03-18
10.1万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2025-03-18
7.4万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2025-03-17
10.6万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2025-03-17
16.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七夕的别称有哪些 七夕节节日名称的来源

七夕的别称有哪些 七夕节节日名称的来源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

城市的别称有哪些 中国城市的别称有哪些

城市的别称有哪些 中国城市的别称有哪些
衡阳的别称是雁城、长沙的别称是星城、湘潭的别称是锰都、广州的别称是羊城、重庆的别称是雾都、成都的别称是蓉城、昆明的别称是春城、武汉的别称是江城、上海的别称是淞沪、金华的别称是婺城、徐州的别称是彭城、大同的别称是平城、嘉兴的别称是禾城、安庆的别称是宜城、承德的别称是热河。

七夕的诗词有哪些 七夕的诗句古诗大全

七夕的诗词有哪些 七夕的诗句古诗大全
1、《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2、《七夕》: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关于七夕的故事 七夕节的习俗

关于七夕的故事 七夕节的习俗
关于七夕的故事是有一个孤儿叫牛郎,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织女,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喜结良缘,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可是好久不长,此事被玉帝知晓,很是愤怒,命人把织女抓走,并在牛郎和织女之间划了一道天河,牛郎织女遥望哭泣,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玉帝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七夕的由来手抄报 七夕的由来手抄报怎么画

七夕的由来手抄报 七夕的由来手抄报怎么画
1、在下方画出坐在鹊桥上的牛郎织女,画一个半圆在人物上方,接着画一些星星月亮做装饰并画出方形的边框;2、在上方用红色写出主题字,用黄色描边填充,然后给牛郎织女填充颜色,鹊桥用深棕色涂好;3、两边的浪花用淡蓝色和深蓝色填充,小星星月亮用黄色填充,用深蓝色给文字框加虚线描边;4、最后在空白处画写作线。

客厅挑空的弊端有哪些 挑空客厅的利与弊

客厅挑空的弊端有哪些 挑空客厅的利与弊
客厅挑空的弊端:室内分割空间需使用木隔断,隔音和防火功能差,房间的隐秘性低;客厅挑空要求高,没弄好会让客厅看起来空旷;二楼和一楼共用一个出口,要是出现意外,逃生非常不便;客厅的挑空设计,楼梯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挑空,别称垂拔,是指在别墅或复式等室内空间的客厅等部位,往往二层楼板后退,使得局部达到两层以上的层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