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意味着什么 处暑的传统民俗
2023-08-16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处暑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标志着气温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的调整。在处暑期间,气温开始回落,但仍然有一段时间是炎热的。在这个时期,大地上的热量逐渐减少,植物的生长进入了收获的季节。那么,处暑意味着什么?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意味着夏季的炎热即将过去,进入了秋季的前奏。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处暑的传统民俗
1、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七月半”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2、吃鸭子:“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3、放河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4、开渔节: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5、拜土地爷: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6、泼水狂欢:云南西双版纳有泼水狂欢的习俗。
处暑节气要注意什么
1、饮食要针对性调整:因为经过炎夏酷暑,消耗了大量体力和精力。所以为了增强体质,秋季应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补,特别是加强对肺脏的调养
2、白天防暑早晚防寒:秋天到了之后,早晚温差还是很大,一定要注意及时加衣服防寒。
3、避免过度出汗:秋天过后,天气开始变的凉快起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逐渐增大运动量,但仍应避免过度出汗。
4、内心宁静心情舒畅:秋天刚刚开始,人体代谢与自然界一样进入阳消阴长的状态。这个时候,精神调养切忌悲忧伤感,以免影响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处暑意味着夏季的炎热即将过去,进入了秋季的前奏。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处暑意味着什么 处暑的传统民俗


处暑的来历和习俗 处暑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过了处暑还要热多久 处暑是哪个季节的节气


处暑的来历 处暑的由来


什么的蝴蝶 什么的蝴蝶填合适的词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24节气中处暑的含义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