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俗称叫什么 中元节为什么设在七月
2023-08-28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阴历)举行。中元节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祭祀和安抚亡灵、祖先和鬼魂。那么,中元节还有哪些别称?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元节的俗称叫什么
中元节又叫做鬼节、七月半、盂兰盆节、七月十四、祭祖节、地官节等。“中元节”是道家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中元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为什么设在七月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
中元节为什么要吃鸭子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这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综上所述,中元节又叫做鬼节、七月半、盂兰盆节、七月十四、祭祖节、地官节等。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中元节的俗称叫什么 中元节为什么设在七月


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的历史发展


中元节的起源与意义 中元节的历史发展


盂兰节和中元节的区别 盂兰节和中元节有哪些区别


中元节的风俗 中元节的风俗是什么


中元节的来由 中元节的来由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