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有什么民俗活动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2023-09-18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秋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气,象征着昼夜平分,寒暑交替的转折点。在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里,民间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秋分这天究竟有哪些民俗活动呢?
秋分有什么民俗活动
1、煮汤圆
在秋分这一天,一些地方的农村有煮汤圆吃的习俗。人们还要煮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头,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让雀子不要来伤害庄稼。
2、吃秋菜
在秋分时节,很多地方会吃一种称为“野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秋碧蒿”,这就是“吃秋菜”的民俗。全家人会在秋分一到时去采摘秋菜,然后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据说喝了这种汤可以洗涤肝肠,阖家老少都能平安健康。
3、竖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已经成为了“世界游戏”,目前其成为世界游戏的原因还难以考证。但是其玩法确实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4、放风筝
秋分期间也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其中。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
5、祭月
秋分是传统的“祭月节”,古人会去户外祭月。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处所。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这个节气的具体含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秋分是太阳在一年中到达黄经180度的时间点,此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为12小时。在这个时候,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也是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中的一个重要节气。秋分日位于秋季的中间,平分了秋季的90天。在秋分时节,北半球开始进入秋季,而南半球则开始进入春季。
结语:秋分节气意味着自然界的阴阳平衡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夏季的阳多阴少转变为秋季的阴多阳少。在这个季节交替的时期,气温和气压也会发生变化,容易出现低气压系统或寒潮等气象灾害。同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秋分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即将到来。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小满有什么民俗活动 小满的民俗活动有


秋分有什么民俗活动 秋分有什么风俗


秋分有什么民俗活动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芒种有什么风俗活动 芒种节气是什么时候


开斋节有什么民俗活动 开斋节的活动有哪些


寒食节有什么民俗活动 寒食节的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