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源和风俗 中秋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2023-09-19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包括团圆、感恩、和谐、丰收和赏月等方面的意义。那么,中秋节的来源和风俗有哪些?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来源和风俗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
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流行。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
中秋节的传统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贡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吃甜薯:
甜薯是中秋节传统食品,在中秋节赏月时,一些地方有吃甜薯的习俗。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综上所述,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中秋节的来源和风俗 中秋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中秋节的寓意和象征 中秋节寓意和象征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 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的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