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 重阳节的风俗什么时候普及
2023-10-12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那么,重阳节的民间风俗有哪些?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
1、登高: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登高活动,以祈求吉祥。登高一方面可以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这种活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特色活动之一。
2、吃重阳糕:重阳节的风俗之一是吃重阳糕,这是一种没有固定制作方法的糕点,可以随意选择。据说九月九日天明时,将糕搭在儿女的头上,口中念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是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重阳糕也象征着对长寿的祝福和幸福的愿望。
3、赏菊: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在九月,菊花盛开,人们会举办菊花大会,赏菊花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赏菊还有举行酒宴、乐鼓并作,大庆重阳节。此外,重阳节还可以称为重九节、祭祖节、登高节、晒秋节等,而赏菊则成为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4、佩茱萸: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插茱萸可以辟邪去灾,也有驱除疾病的功效。人们将茱萸插在门前或做成香囊,佩戴在身上,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5、饮菊花酒:重阳节的风俗之一就是饮菊花酒,这是为了庆祝重阳节,寓意着祛灾祈福。菊花酒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盛行,人们在菊花盛开之时,采集菊花的茎叶,与谷物掺在一起酿酒,等到九月九日饮用。菊花酒不仅具有养生价值,也被视为重阳节的传统佳品。
6、放纸鸢:重阳节的风俗之一是放纸鸢。人们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因为纸鸢代表着放吉祥和放福气,飞得越高越远,福气也会越浓。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让福气从远处传播,同时也有保护线的说法,以防风筝飞走。
7、祭祖:重阳节祭祖是重阳节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人们通过祭祖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并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子孙昌盛。这一传统通过祭祖活动,传承至今。
8、晒秋:重阳节有晒秋的风俗。在重阳节,人们利用农俗现象,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形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渐成为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9、祭祀海神:重阳节是秋季大节,港、澳、台等地尤其重视在这天举行的祭祀海神活动。
10、享宴祈寿: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享宴祈寿习俗古代在各地流传甚广,在一些文学著作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汉代《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重阳节的风俗什么时候普及
重阳风俗普及于汉代,汉代是中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汉代作品《西京杂记》中收录了古时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在文字资料上关于重阳节求寿之俗的最早记录,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综上所述,重阳节的民间风俗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佩茱萸、饮菊花酒、放纸鸢、祭祖、晒秋、祭祀海神、享宴祈寿等。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 重阳节的风俗什么时候普及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重阳节介绍


重阳节有哪些主要风俗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


元宵节有哪些民间风俗 元宵风俗主要有哪些


端午节有哪些民间风俗 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


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 古代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