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历史上第一位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谁 10.25蚂蚁庄园答案

2023-10-25 天奇生活 【 字体:

  毛遂。此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毛遂。赵国与楚国会谈时,毛遂有理有据说服楚干,一席“三寸不烂之舌”常用来比喻话胜过百万雄兵。此后,能言善辩。

历史上第一位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谁

  毛遂个人简介

  毛遂,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门下食客。公元前258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于楚,选门下食客有勇力文武俱备者二十人偕往,得十九人,缺一人,毛遂自荐请从。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与楚考烈王大谈合纵,经过半日亦未能说服。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胁迫楚王,说以利害,楚王遂许纵约,歃血盟于堂下,并遣春申君率军救赵。平原君赞云“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以为上客。

历史上第一位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谁

  毛遂自荐成语寓意

  毛遂自告奋勇争取机会跟随平原君出使,到达楚国后展现出超于他人的聪明才智,迫使楚王出兵救援赵国。成语告诉人们,有才能还需要有机会施展,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会浪费自己的本领的。即使别人不给提供机会,也要主动出击,创造机会。一旦机遇成熟,无需等待他人的推荐。羞羞答答,畏缩不前,只会在碌碌无为中泯灭自己才华和本领。

猜你喜欢

夏至节气的饮食特点有哪些 夏至吃什么好

夏至节气的饮食特点有哪些 夏至吃什么好

2024-05-07
15.1万
端午节宜干什么忌干什么 端午节的哪些活动是适合所有人的

端午节宜干什么忌干什么 端午节的哪些活动是适合所有人的

2024-05-07
10.1万
端午节花绳什么时候摘下来 五彩绳的历史渊源

端午节花绳什么时候摘下来 五彩绳的历史渊源

2024-05-07
12.8万
端午节为什么要戴五彩红绳 端午有什么习俗

端午节为什么要戴五彩红绳 端午有什么习俗

2024-05-07
7.3万
夏至是昼变短还是夜变长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夏至是昼变短还是夜变长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024-05-07
8.8万
关于夏至的农事耕作有哪些 南北方在夏至的农事耕作上有什么不同

关于夏至的农事耕作有哪些 南北方在夏至的农事耕作上有什么不同

2024-05-06
9.9万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什么线上 太阳直射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什么线上 太阳直射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2024-05-06
19.7万
夏至吃苦瓜的由来故事 苦瓜的功效

夏至吃苦瓜的由来故事 苦瓜的功效

2024-05-06
17.8万
大豆为什么要夏至前播种 夏至期间的气象变化

大豆为什么要夏至前播种 夏至期间的气象变化

2024-05-06
14.9万
夏至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与夏至相关的节日

夏至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与夏至相关的节日

2024-05-06
15.2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历史上第一位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谁 10.25蚂蚁庄园答案

历史上第一位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谁 10.25蚂蚁庄园答案
毛遂。此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毛遂。赵国与楚国会谈时,毛遂有理有据说服楚干,一席“三寸不烂之舌”常用来比喻话胜过百万雄兵。此后,能言善辩。

三寸溃烂之舌是什么意思 三寸烂之舌 是什么意思

三寸溃烂之舌是什么意思  三寸烂之舌 是什么意思
三寸溃烂之舌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善于辞令。这个故事的出处来源是,战国时期,毛遂帮助赵国的平原君去楚国谈判获得成功,回国后受到平原君的表扬。平原君说,本人手下智囊人士上千,少也有几百,都不如老毛。结论是:“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给予高度评价,立马提拔毛遂为一级智囊人物。

形容一个有才华的人被埋没 形容一个有才华的人被埋没的句子

形容一个有才华的人被埋没	 形容一个有才华的人被埋没的句子
形容一个有才华的人被埋没:“答案是:沧海遗珠。指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的人才。亦省作沧海珠。出自:《新唐书·狄仁杰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怀才不遇。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不被赏识任用。多指屈居不得志。出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

形容有底气自信的诗句 要有自信的诗句

形容有底气自信的诗句 要有自信的诗句
形容有底气自信的诗句: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陆游《书愤五首·其二》: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3、苏轼《赤壁怀古》: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沐猴而冠在史记中讽刺的是谁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沐猴而冠在史记中讽刺的是谁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项羽。沐猴而冠一词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人家都说楚国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样,我以前还不相信,这次和楚王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此言不虚。

身份证最后一位代表什么 身份证最后一位指的是什么

身份证最后一位代表什么 身份证最后一位指的是什么
身份证号码中的校验码是身份证号码的最后一位,是根据GB 11643-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根据精密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