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介绍
2024-01-17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月20日左右。这个节气代表着天气已经十分寒冷,是一年中的最冷时期。在这个时候,气温达到最低点,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景象。那么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呢?
大寒节气的特点
1、气温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冷时期,气温极低,人们需要做好保暖措施,以防感冒和冻伤。
2、地面积雪: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期间地面积雪不化,形成了壮丽的雪景。
3、冰天雪地:大寒节气的天气以冰雪为主,人们需要穿足防滑措施,以防摔倒。
4、养生关键期:大寒节气是养生的关键时期,人们应该注意保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面,以保持身体健康。
大寒节气的风俗
1、准备年货:大寒作为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春节的临近。人们会开始准备年货,为过年做准备,如写春联、买年货、扫尘洁物等。
2、喝鸡汤:在寒冬季节,人们习惯喝鸡汤来滋补身体。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
3、驱凶迎祥:大寒节气充满了节日气氛。人们会在街上购买芝麻秸,将其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寓意“踩岁”,以求得新年节好口彩。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
4、数九:数九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习俗,即从冬至逢壬日或冬至那一天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年中从“一九”到“九九”,表示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
5、尾牙祭:尾牙祭是民间祭土地神的仪式,到了大寒时节,商家们会进行一年一度的尾牙祭活动,祈求来年的好运和生意兴隆。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即是尾牙祭的遗俗。
6、吃糯米饭:在一些地方,民间有在大寒节气吃糯米饭的习俗。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糯米饭是将糯米蒸熟后拌以猪油、桂花、糖等调料,再倒入装有莲子、桂圆肉、红枣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而成。
7、糊窗、扫尘:大寒时节也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节气了,人们会进行一些春节前的准备工作,如糊窗、扫尘等。
总的来说,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主要围绕保暖、养生和春节准备工作展开。在传统习俗方面,大寒节气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风俗活动。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小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介绍


小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小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图片


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惊蛰节气主要有什么特点


夏至节气的特点 夏至节气的特点是啥


芒种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芒种节气的特征有哪些


谷雨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 谷雨时节节气特点和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