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寓意

2024-06-04 天奇生活 【 字体: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活动。那么,关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之一。相传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这便是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赛龙舟以纪念之。

  2、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黏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最早的粽子是“筒粽”,至于后来人们用芦叶包粽子,传说是由于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叫区曲(或谓欧回)的人梦遇一个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它用芦苇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蛟龙是怕芦叶和五彩丝的。”自此以后,便有了角黍。

  3、悬钟馗像:钟馗的作用类似于门神,其画像常被用于驱鬼避邪据说,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日:“臣姓钟名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4、挂艾叶葛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把蒿蒲、艾叶挂在门边以避邪驱瘴。据说用葛蒲做剑,插于门帽有驱魔祛鬼之神效。“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葛蒲剑,瘟神归地府”。

  5、饮雄黄酒: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故端午节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饮雄黄酒的习俗,至于儿童,长辈则将雄黄酒涂于其脸上或身上以驱虫除秽。事实上,雄黄是一种有毒矿物质,外用可以消毒杀菌,但如果直接饮用则容易致癌,不宜提倡。

  6、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的寓意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敬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祝福语

  1、端起快乐,烦恼全消。

  2、粽子满满,人生暖暖。

  3、吉祥如意,笑口常开。

  5、粽子饱饱,财源饶饶。

  6、多吃粽子,天天健康。

  7、关怀在心,好运一路。

  8、我祝你,快乐在端午!

  9、黏黏的糯米是“挂念。

  10、端起吉祥,好运不倒。

  端午节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通过庆祝端午节,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2025-03-21
18.1万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万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2025-03-20
13.3万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2025-03-20
18.4万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2025-03-19
14.7万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2025-03-19
10.6万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2025-03-18
10.1万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2025-03-18
7.4万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2025-03-17
10.6万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2025-03-17
16.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寓意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寓意
1、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之一。相传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这便是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赛龙舟以纪念之。2、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黏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有哪些 端午节今年是什么时候

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有哪些 端午节今年是什么时候
1、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之一。相传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这便是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赛龙舟以纪念之。2、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黏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如何理解小暑节气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如何理解小暑节气
1、民间小暑有“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此外,在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民间有晒书画、衣物的习俗。据说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2、“食新”习俗,在过去,中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上巳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上巳节什么时间

上巳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上巳节什么时间
1、祓禊:指去灾病,上古女巫给去晦,唐宋时流行泡温泉,以前是在水边河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的仪式,为去灾祝福之意。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2、祭祀高禖: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因此,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关于处暑的传统习俗 处暑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关于处暑的传统习俗 处暑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关于处暑的传统习俗有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处暑主要是在每年公历8月22或23或24日,这时候太阳到达黄经150°。这一节气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处暑的传统习俗 处暑的习俗是什么

处暑的传统习俗 处暑的习俗是什么
处暑的传统习俗有开渔节、拜土地爷、祭祖、迎秋、煎药茶、吃鸭子、放河灯。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不时有秋雨降临。处暑这一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