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食物 端午节的风俗食物是什么

2020-06-01 天奇生活 【 字体:

  端午节主要有粽子、打糕、煎堆、艾馍馍、五毒饼、红油鸭蛋、皮蛋、面扇子、大蒜蛋、凉茶、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等风俗食物。其中,粽子是端午节的节令食物,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

cc00ac450c38fdad.jpg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食物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其主要有采草药、铸阳燧、悬挂菖蒲与艾草、扒龙舟、端午浴、放纸鸢、拴五色丝线、浸龙舟水、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比武、击球、荡秋千、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斗草、帖午叶符、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食粽和时令鲜果等习俗。

3a8dbbdef96ac80b.jpg

  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很多风俗食物。其中,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所谓的“五黄”,是指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而在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2025-03-21
18.1万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万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2025-03-20
13.3万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2025-03-20
18.4万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2025-03-19
14.7万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2025-03-19
10.6万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2025-03-18
10.1万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2025-03-18
7.4万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2025-03-17
10.6万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2025-03-17
16.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食物 端午节的风俗食物是什么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食物 端午节的风俗食物是什么
端午节主要有粽子、打糕、煎堆、艾馍馍、五毒饼、红油鸭蛋、皮蛋、面扇子、大蒜蛋、凉茶、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等风俗食物。其中,粽子是端午节的节令食物,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

万圣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万圣夜有什么主题

万圣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万圣夜有什么主题
万圣节前夕,孩子们会提着南瓜灯,穿着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服装,挨家挨户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说:“trick or treat”(意思是:“给不给,不给就捣蛋。”)要是你不肯给糖果的话,孩子们就会很生气,用各种方法去惩罚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里等等的方法去惩罚你,直到你肯给他们糖果为止。而对传统而言人们会扮成精灵,然后逐家逐户去寻求食物。

立夏有哪些风俗5个 立夏的风俗有哪些

立夏有哪些风俗5个 立夏的风俗有哪些
<&abs>立夏的风俗有秤人、斗蛋、尝新、迎夏仪式、买红花等。<&list>立夏,一般在公历的5月5日至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list>立夏后,由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八月十五中秋节有哪些风俗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

八月十五中秋节有哪些风俗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
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端午节风俗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端午节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菖、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其中,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五月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五月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五月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五月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五月端午节的风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菖、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其中,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