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 孔子故事以及启示
2020-09-25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孔子的故事:孔子的学生子夏被派到莒父去做地方官,子夏在临走之前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 孔子对子夏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表示一定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了下来。
孔子的故事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问孔子,有关他的一些同学们的修养情况。
他问道:“老师,颜回同学为人怎么样?”
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颜回的仁爱之心比我要好。”
“那子贡呢?”子夏接着问。
“他呀!他的辩才比我好。”孔子笑着说。
“那子路,子路同学呢?”子夏又接着问。
孔子开心地笑着说:“要说勇武精神,我们都不如他。”
“那子张呢?子张难道也有过老师之处?”子夏满脸狐疑。
孔子顿了顿,说:“子张同学,为人处世,庄重严谨的作风,比我这个做老师的要强。”
子夏听到这里,禁不住站了起来。他曲躬作揖地问道:“老师,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学,都有超过老师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师从老师您,学习呢?”
孔子见子夏这样,忙举手向下按了按,并和蔼地对子夏说:“子夏!你别着急,先坐下,听我慢慢说。颜回同学虽然他很仁慈,但有时他过分的仁慈,导致的不忍之心,使他变得一味地迁就他人,影响了自己对事态作出正确的决断,从而反而害了别人。所以说,他虽能仁,却不能忍。(注:佛家有时说慈悲生祸害,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接着对子夏说:“至于子贡,他的口才的确很好,可谓辩才无碍。他精通语言的妙用,却不识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辩不能讷。”
“关于子路,”孔子继续说:“他英勇过人,敢作敢为,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但有时不懂得谦冲退让,持弱守雌,蓄势而动。这样难免会意气误事。所以说,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张呢,”孔子说到这里沉了沉,然后说:“他过于庄重严谨,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煦接众 ,不能容纳有污行的人,让人见之生畏,敬而远之。所以,他能庄,不能谐。”
“因此,”孔子最后总结道:“如果将这四位同学的长处都加起来,来对换我的修养,我也是不愿意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一心跟从我,学习的原因。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孔子的故事 孔子故事以及启示


孔子的故事是山东的哪个城市 孔子的故事是山东哪里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有哪些


1925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什么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五卅运动的影响


孔子的言论大都收集在什么一本书中 孔子言论收集在了什么一书中


孔子的故乡山东那个城市 孔子的故乡到底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