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要吃什么 上巳节食物有哪些
2021-04-01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上巳节吃荠菜煮鸡蛋、五色糯米饭、蒿子粑粑、甜酒发糕、小蒜粑、鸡屎藤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传统习俗。
荠菜煮鸡蛋
自古有农历三月初三,荠菜煮鸡蛋的风俗。地菜即荠菜,别名野荠、地菜、护生草、鸡心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带根全草,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传统佳蔬。据说它不仅是营养丰富,而且荠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民间有“三月三(农历),荠菜赛灵丹”、“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由此可见荠菜煮鸡蛋药用功效。
五色糯米饭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各有清香,别有风味。
蒿子粑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江南、江淮一带民间传统风俗。据祖辈老人传下来的说法,“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病邪所侵。
甜酒发糕
三月三吃甜酒发糕,是广西壮族人的传统习俗,广西壮族人在三月三上山扫墓的时候,不仅要拿甜酒发糕作为供品祭祀祖先,祭拜之后,自己也要食用,据说可沾染福气。
小蒜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和清明节,在安徽太湖县畈区有吃小蒜粑的习俗。据老人们说,旧时传说农历三月三是鬼节,这一天傍晚,野鬼出来游荡。小蒜味辛性温,吃小蒜粑能散寒杀虫、驱逐鬼魔。
鸡屎藤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上巳节要吃什么 上巳节食物有哪些


上巳节是什么族的重要节日 上巳节是干什么的


中元节要吃什么 中元节祭祖要注意什么


上巳节是鬼节吗 上巳节有哪些习俗


上巳节的来历 上巳节的寓意


上巳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