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为什么称冬天的风为朔风 为什么冬天的风叫朔风

2021-04-27 天奇生活 【 字体:

  朔风的意思是北风、寒风。我国处于北温带,冬天的风多从北边的西伯利亚吹来,所以称冬天的风为朔风。朔月是十二月,也称腊月。腊月寒风最劲,阴湿寒冷,如刀削,如利刃,是冬风代表。为了形容冬风特点,就把所有的冬风称之为“朔风”。

为什么称冬天的风为朔风

  人们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

  朔风用法示例

  1、雨雪凄凄,朔风凛冽,万物萧条的天空下,是谁挺立在冰天雪地里绚丽绽放?

  2、他冒着凛冽的朔风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为什么称冬天的风为朔风

  相关诗句

  《朔风诗五章》其一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为什么称冬天的风为朔风

  译文

  抬头仰望那呼呼的北风,心中怀念着魏国的国都。

  多么希望骑上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

  然而在那总是和风徐徐的南方,我却要思念着那蛮北的江南。

  多么希望能跟随在那些南飞的鸟儿身后,去实现我南征的宏图大志。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2025-03-21
18.1万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万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2025-03-20
13.3万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2025-03-20
18.4万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2025-03-19
14.7万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2025-03-19
10.6万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2025-03-18
10.1万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2025-03-18
7.4万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2025-03-17
10.6万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2025-03-17
16.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为什么称冬天的风为朔风 为什么冬天的风叫朔风

为什么称冬天的风为朔风 为什么冬天的风叫朔风
朔风的意思是北风、寒风。我国处于北温带,冬天的风多从北边的西伯利亚吹来,所以称冬天的风为朔风。人们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

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为什么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呢

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为什么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呢
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方便、可行,既节约时间,又不用杀掉大象,还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换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并在船弦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将“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使称象的难题得到圆满解决。

为什么植物有不同的茎 植物为什么有不同的茎

为什么植物有不同的茎 植物为什么有不同的茎
因为茎连接植物的根和叶,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不同植物的茎也有很大差别,禾本植物的茎质地柔软多汁,富于弹性。木本植物的茎十分坚固。还有地下茎,表面看起来和变态根差不多,但它们仍保持茎的特征,所以,植物有不同的茎。

山东为什么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 山东是什么文化发源地

山东为什么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 山东是什么文化发源地
因为山东孕育了史前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还孕育了流传至今的儒家文化,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故而,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山东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人才。有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墨子、荀子、庄子、郑玄、仲长统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学术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1、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2、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3、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处改正错误的精神。4、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5、用开追悼会的方式使整个人民团结一心。《为人民服务》是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

不以木为之者的翻译 不以木为之者的意思

不以木为之者的翻译 不以木为之者的意思
不以木为之者的翻译: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该句出自北宋官员、科学家沈括创作的一篇散文《活板》,这篇文章是关于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最早记录,详细记载了活板制作与印刷的过程,通过沈括的介绍,活板的面貌在读者面前得以清晰地展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