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谁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

2021-05-21 天奇生活 【 字体: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孙康。词语出自《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谁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读书,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谁

随后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于是他感觉不到困了,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在雪地上看书。孙康不顾寒冷,孜孜不倦地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谁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啸、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官至御史大(dà)夫。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2025-03-21
18.1万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万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2025-03-20
13.3万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2025-03-20
18.4万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2025-03-19
14.7万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2025-03-19
10.6万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2025-03-18
10.1万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2025-03-18
7.4万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2025-03-17
10.6万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2025-03-17
16.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谁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谁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孙康。词语出自《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读书,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谁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哪个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谁 映雪夜读的主人公是哪个
主人公是孙康,孙康是晋代时期京兆人,曾担任过御史大夫一职,他是东晋长沙相孙放的孙子,父亲是孙秉。《映雪夜读》这个典故起源于孙康幼时家里十分贫困,但他十分热爱学习,常常觉得学习的时间不够用所以想要挑灯夜读。

大男当婚最后喊曹小强的是谁 大男当婚谁在最后喊的曹小强

大男当婚最后喊曹小强的是谁 大男当婚谁在最后喊的曹小强
电视剧《大男当婚》的结局中,最后喊曹小强的并没有给出画面,在剧中留了一个悬念,也算是一个开放式结局,观众喜欢谁,就可以将谁带入进去。

罗刹海市这首歌骂的是谁 罗刹海市歌曲歌词

罗刹海市这首歌骂的是谁 罗刹海市歌曲歌词
罗刹海市这首歌并没有骂谁。《罗刹海市》歌词的原型来自《聊斋志异》的讽刺名篇《罗刹海市》。该小说讲述一位名叫马骥的中国商人到两万六千里之外罗刹国经商,发现当地人美丑颠倒,马骥因为长相俊美而遭到排斥;他把脸涂黑后,反而赢得众人喜爱,甚至因“貌美”而被国王封官。刀郎从自身的音乐生活出发,结合自己在娱乐圈的生存体验,将其与文学故事场景相映射,并采用靠山调制作出了该曲。

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是谁

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是谁
“人在曹营心在汉”比喻的是人处在对立的一方,心里却想着自己原本所处的一方。“人在曹营心在汉”的近义词是人在心不在,反义词是同心协力。“人在曹营心在汉”出自《三国演义》,原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关羽。

长江最终汇入的是什么海 长江最终汇入哪个海

长江最终汇入的是什么海 长江最终汇入哪个海
长江最终汇入的是我国的东海海域。地理学家把长江干流分成上游(江源-宜昌)、中游(宜昌-湖口)、下游(湖口-上海)。黄河、长江都是华夏文明起源,长江文明最终融入黄河文明,黄河文明里又呈现出长江文明,两者平分秋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