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端午节在哪个节气 端午节在什么节气

2021-05-24 天奇生活 【 字体:

  端午节在芒种和夏至之间。由于闰月的存在,端午节会出现在阳历的5月下旬到6月底之间。2021年的端午节是农历农历五月初五,即阳历6月14日,而芒种是6月5日-6月6日,夏至是6月21日-6月22日,所以端午节在芒种和夏至之间。端午节本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

端午节在哪个节气

  因端午节恰在夏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在天空位置是一年里最当中,故名。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

端午节在哪个节气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端午节在哪个节气

  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语,大部分民俗学家认为,是先有端午节日之后,才将传说历史人物纪念附着在节日上,赋予节日以其它意义,但这些意义也只是端午节其中的一部分。许多古人的诗词都描绘了端午节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端午节自古就是食粽与扒龙舟的喜庆日子,古代端午节时热闹的龙舟表演,欢乐的美食宴会,都是庆贺佳节的体现。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2025-03-21
18.1万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万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2025-03-20
13.3万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2025-03-20
18.4万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2025-03-19
14.7万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2025-03-19
10.6万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2025-03-18
10.1万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2025-03-18
7.4万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2025-03-17
10.6万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2025-03-17
16.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端午节在哪个节气 端午节在什么节气

端午节在哪个节气 端午节在什么节气
端午节在芒种和夏至之间。由于闰月的存在,端午节会出现在阳历的5月下旬到6月底之间。2021年的端午节是农历农历五月初五,即阳历6月14日,而芒种是6月5日-6月6日,夏至是6月21日-6月22日,所以端午节在芒种和夏至之间。端午节本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

古时亚岁是指哪个节气 古时候的亚岁指的是什么节气

古时亚岁是指哪个节气 古时候的亚岁指的是什么节气
古时“亚岁”是指冬至节气。顾名思义,“亚岁”的意思就是“仅亚于过年”,而在我国古时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亚岁”这个称呼早在三国时期便有记载,曹植曾在《冬至献袜颂表》写到:“亚岁迎祥,履长纳庆”,从此“亚岁”的称呼就此沿袭至今。

亚岁是指哪个节气 亚岁是什么节气

亚岁是指哪个节气 亚岁是什么节气
“亚岁”是指冬至节气。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端午节在什么季节 端午节在哪个季节

端午节在什么季节 端午节在哪个季节
端午节在夏季。端午节为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又称五月节、夏节、端阳节。农历五月为仲夏之月,所以端午节是仲夏的节日。民间有一说法就是到了端午就可以把厚衣服收起来,夏天真正来了。

白露在哪个季节 白露的由来

白露在哪个季节 白露的由来
白露在秋季,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白露后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

端午节在哪一天有哪些习俗 与端午节相关的传说

端午节在哪一天有哪些习俗 与端午节相关的传说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悠久的历史使得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吃五黄、佩豆娘、挂钟馗像、斗草、打午时水、挂五彩绳、放纸鸢、洗草药水、薰苍术、画额、佩香囊、避五毒、采药、制凉茶、饮蒲酒、驱除五鬼、躲端午、送扇子等习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