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晏婴相齐的故事 晏婴相齐的故事介绍

2021-05-27 天奇生活 【 字体:

  晏婴,字平仲,夷维人,先后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手下工作,他因勤俭节约而得到齐国的重用。晏婴担任齐国丞相后,吃饭从来只吃一个荤菜,他的妻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在朝廷上,国君问到他,他就正直地陈述意见,国君没有问到他,他就正直地做事。国君的指示有道理,就服从命令去做,国君的指示没有道理,就根据命令斟酌情况去做。凭借这些,他历经三世齐君,都能扬名诸侯。

晏婴相齐的故事

  晏子生性乐观,对生死淡然视之。他说人都是要死的,不论仁者、贤者、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从来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规律。他始终保持乐观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晏婴相齐的故事

  晏婴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不仅如此,晏子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

晏婴相齐的故事

  晏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以国富民强为己任,重视物质基础、造福百姓、强大国家的行为,义于名而利于实,是司马迁心中“义”与“利”相融合的理想境界,也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2025-03-21
18.1万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万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2025-03-20
13.3万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2025-03-20
18.4万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2025-03-19
14.7万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2025-03-19
10.6万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2025-03-18
10.1万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2025-03-18
7.4万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2025-03-17
10.6万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2025-03-17
16.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晏婴相齐的故事 晏婴相齐的故事简介

晏婴相齐的故事 晏婴相齐的故事简介
晏婴,字平仲,夷维人,先后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手下工作,他因勤俭节约而得到齐国的重用。晏婴担任齐国丞相后,吃饭从来只吃一个荤菜,他的妻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

晏婴相齐的故事 晏婴相齐的故事介绍

晏婴相齐的故事 晏婴相齐的故事介绍
晏婴因勤俭节约而得到齐国的重用。晏婴担任齐国丞相后,吃饭从来只吃一个荤菜,他的妻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在朝廷上,国君问到他,他就正直地陈述意见,国君没有问到他,他就正直地做事。国君的指示有道理,就服从命令去做,国君的指示没有道理,就根据命令斟酌情况去做。凭借这些,他历经三世齐君,都能扬名诸侯。

晏婴为什么阻止孔子 晏婴和孔子的故事

晏婴为什么阻止孔子 晏婴和孔子的故事
晏婴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是因为他认为孔子奸诈狡猾,能说会道,高傲任性,自以为是,难以领导;他提出的复兴周礼的主张繁琐复杂,难于引导百姓,不但不能强国,还会误国误民,加速国家的灭亡。晏子当时一语中的说出了儒家思想的弊端,终于说服齐景公赶走了孔子。

晏婴是哪个国家的 晏婴是哪里人

晏婴是哪个国家的 晏婴是哪里人
晏婴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晏弱病死后,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

晏婴是哪个国家的 晏婴属于哪个国家

晏婴是哪个国家的 晏婴属于哪个国家
晏婴,史称“晏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晏弱病死后,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

晏婴为什么阻止孔子 晏婴为什么排挤孔子

晏婴为什么阻止孔子 晏婴为什么排挤孔子
晏婴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是因为他认为孔子奸诈狡猾,能说会道,高傲任性,自以为是,难以领导;他提出的复兴周礼的主张繁琐复杂,难于引导百姓,不但不能强国,还会误国误民,加速国家的灭亡。晏子当时一语中的说出了儒家思想的弊端,终于说服齐景公赶走了孔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