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天狗食日的成因 什么叫天狗食日

2021-05-27 天奇生活 【 字体:

  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上(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遮挡住,从而产生日食现象。日食的时候,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在同一条射线上,所以日食必定发生在“朔”。要注意的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约有5度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连成一条直线,产生日食。

天狗食日的成因

  天狗食日是古人对日食现象的一种叫法。据不完全统计,从春秋时期到清代,我国日食观测记录达1000多次。但由于古时科学水平的局限,日食这种异象常被误认为是不祥之兆。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日食是天狗在吃太阳。他们不能清楚地解释这种现象,便认为这是非常不祥的。所以需要敲鼓以驱赶它,防止太阳被吃掉。但在现代社会中,日食只是一种天文现象。

天狗食日的成因

  无论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时间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够看到日食的地区也很有限,这是因为月球比较小,它的本影也比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由于月球本影的平均长度(373293公里)小于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384400公里),就整个地球而言,日环食发生的次数多于日全食。

天狗食日的成因

  日全食之所以受重视,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天文观测价值巨大,因为月球会让原本刺眼的太阳暗下来,让原本不易观察的日冕层显露出来。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而且只有通过这种机会才行。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2025-03-21
18.1万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万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2025-03-20
13.3万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2025-03-20
18.4万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2025-03-19
14.7万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2025-03-19
10.6万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2025-03-18
10.1万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2025-03-18
7.4万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2025-03-17
10.6万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2025-03-17
16.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天狗食日的成因

天狗食日的成因
天狗食日是古人对日食现象的一种叫法,日食只是一种天文现象。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环食三种。当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发生日食现象。

天狗食日的成因 什么叫天狗食日

天狗食日的成因 什么叫天狗食日
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上(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遮挡住,从而产生日食现象。日食的时候,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在同一条射线上,所以日食必定发生在“朔”。天狗食日是古人对日食现象的一种叫法。

文化遗产日图标的含义 文化遗产保护图标的内容

 文化遗产日图标的含义 文化遗产保护图标的内容
文化遗产日图标的含义:“四鸟绕日”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不饱食以终日的意思 饱食以终日的意思是什么

不饱食以终日的意思 饱食以终日的意思是什么
“不饱食以终日”的意思:不要每天吃饱喝足却不干正事。“不饱食以终日”出自《抱朴子》,《抱朴子》是一部道教典籍,全书不仅讲述了道教的神仙理论体系,也论述了关于时政得失与人事臧否的道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什么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什么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该句选自《礼记·大学》,宋朝的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该句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

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的目的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要内容

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的目的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要内容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