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半圣人谁提出的 两个半圣人是谁 两个半圣人谁提出的呢
2022-01-07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是梁启超提出的。梁启超曾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圣人”身上具备以下特点。其一,人格非常伟大,完全是道德楷模。其二,学识十分渊博,综合修养极高,是各自行业的翘楚。其三,知行合一,淡泊名利,常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周边人。综合这三点来看,凡是“圣人”必定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几乎是完美的化身,普通人在他们跟前十分渺小,需要仰望才能观其全貌。
梁启超为什么要这样说?
南宋大儒朱熹对孔子有一句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可以说,这句话把孔子的作用、价值和贡献完全展现出来了。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周王朝建立起来的“礼乐文化”被破坏得支离破碎,此时的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道德秩序和价值体系,来推动社会的文明发展。
而文化、教育被掌控在贵族阶层手里,文化教育被垄断,非常不利于社会发展。孔子适时出现,创立了“儒学”,又周游列国,开办私学,把文明的火种撒播在各地,从文明传播、文化传承、教育贡献等诸方面来说,孔子完全对得起“圣人”的称号。
如果没有孔子,世风日下的局面就会像茫茫黑夜一样,不知要多久才能看到曙光。梁启超把孔子归类为圣人,没有任何问题。
王阳明是明代大儒,被后人尊称为“心学大师”,他独辟蹊径,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观点,认为事理无穷无尽,倡导人们遵从内心感受去追寻“理”,这种观点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并且,王阳明反对人们盲目去崇拜孔孟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要结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取有舍地继承。更重要的是,王阳明强调“天地万物以人为中心”,这跟现代社会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完全一致,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具有突出的前瞻性。
当现代哲学家读懂完的哲学思想后,无不佩服。因此,梁启超把王阳明看作是圣人,也没有问题。
曾国藩被看作是半个圣人,历来有争议。
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的学问和贡献都是可圈可点的,他熟读经书提高自我修为,创建湘军,倡导洋务运动,制定家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品行在曾国藩身上都能看到。
曾国藩一生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作为臣子,可以说,他是一个完美的人。梁启超非常看好曾国藩,曾对他给出极高评价,说道:吾以为曾文正公今而犹壮年,中国必由其手获救。
然而,近乎完美的曾国藩,仅仅被看作是半个圣人,恰恰是因为他的愚忠。清王朝晚期因为软弱无能而风雨飘摇,已经失去民心,曾国藩却愚忠地卖命,从这一点来看,他缺乏那种悲天悯人的大格局,这是他不能算作圣人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两个半圣人谁提出的 两个半圣人是谁 两个半圣人谁提出的呢


进化论是谁提出的 进化论是谁提出的


性恶论是谁提出的 性恶论是哪位提出的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提出“不平则鸣”的批评家是谁


行星模型是谁提出的 行星模型的主要内容


孟子提出的四端是什么 孟子提出的四端是指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