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2022-09-05 天奇生活 【 字体:

  中秋节的由来: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习俗:1、赏月: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2、吃月饼: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3、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天宝初年的一个中秋月夜,唐太宗和杨贵妃在皎洁的月光下一起赏月吃胡饼。唐太宗嫌弃胡饼名字不好听,一旁的杨贵妃为了讨皇上欢心,于是取了月饼的名字。从此,“月饼”的名称就一代代的传了下来。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中秋在哪个朝代被定为固定节日

  中秋在唐朝被定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2025-03-21
18.1万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万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2025-03-20
13.3万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2025-03-20
18.4万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2025-03-19
14.7万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2025-03-19
10.6万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2025-03-18
10.1万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2025-03-18
7.4万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2025-03-17
10.6万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2025-03-17
16.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和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和由来
传说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尽,人们非常哀痛,很多人去汨罗江哀悼屈原,后来人们便把这天定为端午。人们在端午这天吃粽子,纪念屈原。赛龙舟也是端午节一个传统习俗,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区,经常会举行赛龙舟活动。端午节还有佩香囊的习俗,这天人们会给小孩子佩戴香囊,有些地区的男女会互相送香囊表示爱意。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由来: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二说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习俗:1、赏月: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2、吃月饼: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中秋节的来源和风俗 中秋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中秋节的来源和风俗 中秋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

除夕放鞭炮的由来和寓意 除夕为什么放鞭炮

除夕放鞭炮的由来和寓意 除夕为什么放鞭炮
每年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就是为了赶走年兽,寓意平安吉祥。每年到了年关的时候,年兽就找不到吃的,只能跑到村庄来,破坏村庄里的物品和伤害人,赶走年兽是每个人都得做的事情,所以人们采用了各种方式常识,逐渐发现年兽害怕声响和红色的物品,所以人们会守着时间,在除夕挂红布条,燃放烟花爆竹,逐渐的燃放,烟花爆竹就变成了春节一个传统的习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祈福,迎新年,贺平安。

除夕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 贴春联起源于什么时期

除夕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 贴春联起源于什么时期
春联是继承传统习俗的重要体现,它能够增加节日气氛,驱邪保平安,并寄托着人们的祈福愿望。春联的雏形是“桃符”,最早以薄木板制成,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面画有神像狻猊和白泽等神兽,下方则写有左郁垒和右神荼等字样。随着时间的演变,桃符逐渐发展成为门神、年画、春帖和春联等两大脉络。画神像主要是为了祛鬼辟邪,而写春词则是为了祈福和带来吉祥。

元宵的由来和寓意 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和寓意

元宵的由来和寓意 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和寓意
元宵的由来和寓意:在正月十四这一天,由汉武帝抽了一签,叫东方朔进行解说,东方朔解说的结果是,长安城恐怕大乱,因为正月十六会有大火烧身,汉武帝让东方朔想出一个办法,东方朔就告诉汉武帝说,要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在长安城内挂上红红的灯笼,还要吃元宵。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就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节就是这么来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