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是什么 青团是怎么做的
2023-04-04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清明节属于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吃青团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那么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是什么?青团是怎么做的?跟着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
清明节吃青团是为了纪念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青团是一种用嫩艾草的汁液和糯米粉捣烂后制成的香甜可口的绿色食品。它有着色泽碧绿、滋味香甜的特点,是一道典型的江南时令小吃。清明时节,春寒料峭,还不时有春雨绵绵,人们对寒食节的传统食品青团很感兴趣。青团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用这种汁和进糯米粉拌匀,然后在开水中揉和成形,最后放入蒸锅内蒸熟即可。
清明节起源于什么朝代
据说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扫墓”仪式,后来民间也开始效仿,在清明节祭祖、扫墓。清明节始于周朝,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它成为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所以晋文公将寒食节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1、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习俗历史久远,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区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
2、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3、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以上就是天奇小编关于“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是什么,青团是怎么做的”的分享,谢谢阅读。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是什么 青团是怎么做的


清明节吃什么食物 有什么寓意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变硬还能吃吗 青团变硬还能不能吃


冬至应该吃什么 冬至重要的食俗


蜈蚣吃什么 蜈蚣吃的食物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