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后饮食卫生要注意什么
2023-08-04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暴雨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需要加强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减少暴雨灾害的损失,并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那么,暴雨后饮食卫生要注意什么?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暴雨后饮食卫生注意事项
1、忌吃水淹食品:不食用在暴雨中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注意:若冰箱遭雨水侵入,或曾经停电,冰箱内的食物最好丢弃不食用。
2、忌吃霉烂变质食品:强降雨过后天气闷热潮湿,食物容易腐烂变质,米面霉变后不可食用,剩菜剩饭要确保没有变质,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食用霉变的粮食会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常引起胃肠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
3、忌吃来源不明食品:来源不明的鸡、鸭、猪、牛等畜禽动物肉品和因降雨导致死亡的水产品不要吃。注意:雨水过后,野生蘑菇会大量生长,不食用野菜野果。
4、忌饮用生水:不喝生水,即使是经过消毒的水也应煮沸后再饮用,消毒并不等于灭菌,消毒过后水中还是会存在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建议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注意:被洪水泡过的瓶装水不饮用。
5、忌用来源不明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
暴雨是怎么形成的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暴雨的季节与分布
中国是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
总之,面对暴雨天气,关注安全、及时获取信息、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遵循当地的指导和建议,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暴雨后饮食卫生要注意什么


中元节要注意什么 中元节要祭拜亲人吗


宝宝是过敏体质需要注意什么 有哪些特征


红斑狼疮需要注意什么 红斑狼疮是怎么引起的


下暴雨后出现的昆虫叫什么 下雨后出现的昆虫叫什么


阳康后需要注意什么 阳康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