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由来 霜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2023-10-20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霜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冬季的开始。这个节气的名称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那么,霜降节气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又有哪些风俗?
霜降节气由来
霜降节气在历史上的记载,一般认为源自汉代刘熙的《释名》:“霜降,言霜之下落也。”这个解释以常识判断,应该是正确的。但也有学者认为,霜降的起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在周朝和春秋时代,人们用土圭量日影定秋、冬两个季节,而在战国时期,又进一步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确定八个节气。而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确立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霜降”这一名称并不直接表示“降霜”。实际上,“霜”并非从天而降,而是由于地面水气在遇到寒冷空气时凝结而成的。这一点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确立时期可能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因此“霜降”的命名可能是后来对这一时节气候特征的形象化描述。
霜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霜降节气意味着天气逐渐寒冷,昼夜温差增大,出现霜冻和结冰的现象。这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开始。
在霜降节气期间,冷空气开始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中的水汽会凝结成霜,形成霜冻和结冰的现象。这个节气的名称也因此而来,因为“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而“降”则是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霜降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北方地区,霜降时节通常会有一段时间的干旱和低温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的收获和储存。同时,这个节气也是人们准备冬季生活的重要时期,人们会开始储备粮食、柴草等物资,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
此外,霜降节气还有一些民间习俗。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人们会在霜降时节吃红柿子,认为这样可以驱寒暖身。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赏红叶、登高远眺等传统活动,以庆祝这个季节的结束和冬季的来临。
霜降节气的风俗
1、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当地人认为这样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这个习俗也有一个说法,“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2、赏菊也是霜降时节的一项习俗。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3、在过去,年轻力壮的人常带着猎具和鹰犬,在霜降时节大举进行狩猎。这种习俗被称为“秋猎”,又因为狩猎者均从两边合围,由远及近,合围猎物,所以也被称为“围猎”。
结语:霜降不仅是一个自然界的节气,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尊重,也承载了人们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期盼。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霜降节气名称由来 霜降节气的温度是多少


霜降节气吃什么养生 霜降节气的特点


霜降节气会降霜吗 霜降节气的温度是多少


霜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霜降节习俗


霜降节气多久会下霜 霜降节气吃什么蔬菜


霜降节气下雨的说说 霜降的说说心情短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