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习俗有哪些 处暑的习俗
2020-04-14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处暑习俗有开渔节、拜土地爷、祭祖、迎秋、煎药茶、吃鸭子、放河灯等。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1、开渔节,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2、拜土地爷,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
3、祭祖、迎秋。
4、煎药茶,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身体方面颇有好处。
5、吃鸭子,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到处暑,北京人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自家可以烹制鸭子煲山药、白斩鸭、清蒸鸭等,并按自己的口味调制些调料汁,鸭子,就能吃出各色的味道来。
6、吃龙眼配稀饭,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
处暑的含义是什么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从气候上来说,处暑的特点就是秋老虎,短时间内天气还会回温,且非常闷热。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温度一般在多少度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我国大部分地区处暑的气温都在30℃左右浮动,但是在我国的东北和西藏地区,秋风肃杀,秋叶枯黄,俨然已经是秋天到来了,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
北方过了处暑还热吗
北方过了处暑,温度一般就降下来了,而且就以往的天气来看处暑一般是8月下旬,它说明中纬度大陆地区的热量收支已经发生了变化,北方的热量开始入不敷出,逐渐转凉。不过需要注意,处暑只是代表一种趋势,而且只是北方的一种趋势;处暑当天和处暑之后一两个星期,北方都还有可能再热,甚至超过35度。南方就一般还会热一会儿。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处暑习俗有哪些 处暑的习俗


处暑的风俗有哪些 处暑有哪些风俗


处暑温度一般有多少度 处暑的风俗有哪些


处暑时节有哪些习俗 处暑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寓意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翻译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翻译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