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是怎么形成的 霜怎么形成的过程
2021-06-10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而温度越低,空气密度就越大,比重也越大,随着空气的流动,最冷、最重的空气就会往最低处流动,到达最低处停留后,逐渐积聚凝华成霜。
霜的出现,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并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有冷气团控制的时候,所以往往会维持几天好天气,中国民间有“霜重见晴天”的谚语,道理就在这里。
霜是一种天气现象,属于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内容。“霜”通常出现在秋季至春季时间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霜”与“霜冻”、“霜降”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霜”是指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一种白色冰晶;“霜冻”是指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现象;“霜降”节气是指反映气温骤降节令,“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霜是怎么形成的 霜怎么形成的过程


云是怎么形成的 云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中秋节是怎么形成的? 中秋节是怎么形成


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 什么是堰塞湖


黄金是怎么形成的 黄金是怎么形成的


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彩虹怎么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