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国人吃什么食物 七夕节有哪些习俗
2023-08-09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在中国,七夕节经历史发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在这天,人们还会享用一些特别的食物。那么,那么,七夕节中国人通常要吃什么呢?跟着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中国人吃什么食物
1、巧果:巧果是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七夕晚上人们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围坐,品尝做“巧果”人的手艺。
2、酥糖:七夕民间一些糕点铺会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叫做“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3、巧巧饭:山东七夕这天要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是: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4、花瓜:手巧的女子会将瓜果雕刻成奇鸟异状,或者在瓜果表面浮雕图案,用来拜织女、待客等,称为“花瓜”。
5、食五子:五子是指瓜子、花生、红枣、桂圆、榛子,七夕节“拜织女”的祭拜供品中,五子是必不可少的。焚香拜祭后,这些贡品也就成为宵夜食物。
6、鸡: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只有在七夕这天才能“鹊桥相会”,当雄鸡报晓时,他们就得分开。人们就在七夕这天宰鸡,意为没有公鸡报晓,牛郎织女就不会分开。
7、巧芽面: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食用巧芽面。主要的原材料便是绿豆芽和着肉丝一起炒,再加水煮沸,放入调味料做成豆芽汤,然后抓面一碗面条,将豆芽汤浇上即为“巧芽面”了。
8、蚕豆:福州地区七夕节有分豆结缘的习俗。每年七月初七,亲朋好友和邻里之间都要相互赠送、分食蚕豆,“蚕”与福州方言里的“缠”谐音,意为把好事紧紧缠住。
七夕节有哪些习俗
1、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2、斗巧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3、游七姐水
民间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这个习俗和当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传说有关。
4、为牛庆生
旧时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5、拜神
粤西部分乡村有在七月七日做籺拜神的习俗。根据传统习俗,人们先拜庙里的“老爷”(菩萨),再拜土地公。拜神的贡品一般有籺、三茶五酒、水果等。
猜你喜欢

青团的馅料有哪些 青团的别名


青团怎么做好吃 做青团的小技巧


吃青团需要注意什么 青团的常见做法


春捂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春捂有哪些好处


春分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春困


春分节气注意事项 春分节气天气变化


黄焖鸡的做法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焖鸡


春分节气喝什么汤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春分节气喝什么茶饮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 春分养生食谱


七夕中国人吃什么食物 七夕节有哪些习俗


白露吃什么食物最好养 白露有哪些习俗


清明节吃什么食物 有什么寓意


夏至吃什么食物 夏至吃啥食物


秋分吃什么食物 秋分吃什么


三伏天忌吃什么食物 三伏天吃哪些比较好
